名人媒体首页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世界名人电视中文为品牌企业和名人拓展国际形象

播放器加载中....
联系名人媒体全球合作负责人 Chole Yang email: ychloe9252@gmail.com

منصة وسائل الإعلام المشاهير تبث الأخبار يوم الاثنين باللغة العربي

名人媒体平台星期二使用中文播报新闻

The celebrity media platform broadcasts news on Wednesday in English

La plateforme médiatique des célébrités diffuse les nouvelles le jeudi en français

Медий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знаменитостей вещает новости в пятницу на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La plataforma de medios de celebridades transmite noticias el sábado en español

播放器加载中....
名人媒体基金会和平电视 PeaceTV 为世界和平和联合国国际事务服务
特朗普总统出席与韩国总统的双边会晤

世界热点新闻

马海莹一生的轨迹

“人间爱无疆  我歌向天国”

 

DuH

创建于08-01

阅读 5196

       2025年7月31日凌晨两点五十五分,马海莹告别了家人,战友,朋友,万般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没有哭。

       71年前的这天,她来到了这个世界,她哭了,因为她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么样子的。

漫漫七十一年,她从一个小胖丫头成为知青,十五岁走进北大荒黑土地,热爱养猪;成为工人扛起沉重的水泥杉篙,不比男孩差,连年先进生产者:成为歌舞剧院的演员,练功吊嗓,乐此不疲;成为领导,她平易近人,带队下乡上山,永远身先士卒;成为母亲,她慈爱有加,正面引导,从不望子成龙:成为奶奶,她尽心培育,不辞辛苦;对战友,她一片坦诚,从不面从腹诽;对朋友,有困难她从来当仁不让,该出手时就出手。

       匆匆七十一年,她还没来得及完成校友会很多计划,延安鲁艺,前方鲁艺…多少记忆需要整理,多少往事需要挖掘;她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父亲的遗作进一步整理,全部交给国博收藏;她还没有来得及把孙女带大,教她更多道理;她还没来得及与亲密战友,朋友再聚一次,说尽心中快事;她还没有来得及再给我做顿红烧肉,让我这个猪肉炖粉条的推崇者大快朵颐……

        挥挥手,你睡了过去,只说了一句还是有点遗憾,许多事情未竟……

       打开一瓶陈年茅台,给你擦洗,眼泪和着茅台流在你的病榻上,就算我们再干一杯吧!

      惶惶中不知如何回到家里,冥冥中以为你在做饭,呼之即可出现。

      于是,千言万语奔涌而出,遂有以下悼文。

                        悼海莹

七月的雨,恣肆滂沱。老天何故,苦疼繁多?

七月的我,泪雨婆娑。说好同行,你却爽约。

大意荆州,酿成巨祸。从此两隔,再无高歌。

四十余载,且行且乐。酸甜苦辣,沟槛蹉跎。

一路风光,光明磊落。虽至古稀,奉献不辍。

以为小疾,能奈我何。

呜呼,

千般呼唤,你不回头。

哀哉,

万般不舍,诸事系怀。海莹一去,再无莲藕,

海莹不在,何以当歌?夤夜茫茫,泪雨成河。

七月的雨,就这么下,我的思绪,任其飞扬,

天国有你,定有欢乐。我们想你,天道广阔!

2025年7月31日凌晨4时关文杰

优雅从容的海莹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海莹与哥哥、二姐与父母在一起

海莹与父亲马可

海莹与父母

北大荒的黄棉大衣

当年佳木斯的打卡地——刘英俊烈士墓

向阳大道

水利工地上

回城后在工厂时的海莹

2006年7月,音乐生活刊登海莹怀念父亲的文章

国外演出留下的倩影

国外演出与著名演员宋飞

2008年7月31日新华农场工会主席牛家常采访海莹

2010年2月在“北大荒精神万岁”的旗帜下

2010年7月宝坛五周年歌伴舞《兴安岭栽上了浅水藕》

排练

小合唱

2011年10月参与北大荒知青活动图片展制作

2010年11月在北展剧场观看《北大荒知青之歌》

2011年5月出席在北京举办的宝泉岭摄影版画展

2011年11月出席《音符铸就多彩人生》活动

2011年11月讲述父亲马可的故事

2013年1月二师联欢会小合唱《多情的眼睛》

2013年1月二师联欢会演出

2013年6月18日《黑土地荒友之恋》

2013年9月宝泉岭论坛《长城之恋》

2015年4月参加《快闪——女性视角》活动

2015年7月《宝泉萦绕黑土情 十年风雨论坛中》

2015年参加《生命中的兵团》座谈会与作者朱维毅

2016年5月与景山学校老师、石小满等同学相聚在北京电视台

2016年9月宝泉茶舍第14壶《守望》

2017年1月由海莹策划主持的二师大型联欢会

2017年2月看望远征军抗战老兵

2017年6月与十六团联络员

2017年11月参加传媒大学活动《只讲给你听》

海莹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

2018年6月纪念6.18批示五十周年海莹诗朗诵《伏尔基河之歌》

海莹深情诵读

03:05

与8连的战友合影

参加二师十二团(名山农场)庆典

2018年12月参加《再见2018 你好2019》

2019年11月十六团战友聚会

2019年11月参加《百年小川朗诵会》

2019年11月我爱和声演唱

2020年11月27日北展剧场观看演出

2021年6月参观雕塑家展品

2021年6月伏尔基河畔留影

2021年11月参加扈桂兰大姐告别仪式后留影

2021年12月排练《浅水藕》

2021年12月排练《浅水藕》

2021年12月冬至在马可故居

2022年6月《知青人名录》首发式

2022年9月

2022年10月

2023年2月观看话剧《路遥》

2023年2月《让世界充满爱》

2023年4月俄式餐厅

2023年5月央视采访

2023年6月《携手黑土半世纪,古稀相聚战友情》

2023年6月在新华农场青山管理区(20连)

2023年6月佳木斯知青广场

2023年6月回访新华农场

“养猪姑娘”回访8连

2023年9月欢迎北大荒小兄弟来京

2024年1月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

海莹现场接受采访

03:56

2024年1月与8连战友聚会

2024年1月十六团新春联欢会

2024年5月3日乔迁新居

2024年5月

2024年5月中矿宾馆

2024年6月1日参加坛友闫滨刚赠书仪式

海莹与孙女

和谐美满的大家庭

2024年8月回访8连

2024年8月参加新华农场“一天通”活动

2024年8月在《咱们工人有力量》诞生地佳木斯热电厂参观

2024年9月宝泉岭荒友金秋朗诵会

海莹深情朗诵《愈久远愈深沉》

07:15

2025年2月为海莹健康祈福

目光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家人、朋友的眷恋

2025年5月

2025年生命的最后时刻

你的笑容与歌声已深深镌刻进我们的心中,来世依旧做朋友。

《七律・痛悼海莹》

噩耗惊传五内摧,昔时笑语化尘埃。

同斟黑土杯中酒,共赴风霜路上尘。

梦里犹呼前日号,阶前空见旧盆栽。

纸钱飞尽肠千结,望断青山哭一回。

                                  坛友: 冯续杰

   惊闻马团仙逝,作藏头诗一首以悼 。

   《海莹荒友一路走好》                         

     海浪滔天起惊雷,

     莹逝四更众泪垂。

     荒原共垦戍边地,

     友情添翼宝泉飞;

     一马驰骋任蹉跎,

     路途同客君先归。

     走过古稀今嗟叹, 

     好人离去仰天悲。

                             坛友:  邵国铭

阅读 51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留言 9

名人媒体专题报导:联合国全球健康可持续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名人媒体评论员:在《联合国宪章》诞生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纪念时刻,中国社会组织以全新姿态登上全球治理舞台,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力量。

2025年7月15日,于联合国高级别政治论坛(HLPF)期间举办的“联合国全民健康可持续发展论坛”,正是这样一个象征性事件。此次论坛由北京市光明慈善基金会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联盟基金会联合主办,聚焦“全民健康”这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3)核心议题,汇聚来自中、美、非、欧等多国政要、专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在全球健康与福祉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评论视角:一次从“倡议”到“方案”的中国式参与

此次论坛的意义,绝不是一次会议的成功举,而是一次从“倡议”到“方案”的中国式参与。它标志着中国社会组织在联合国体系中的身份转变——从倾听者”走向“参与者”,再向“方案提供者迈进。这一过程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的战略格局,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民间力量在国际多边平台上的制度自信与实务能力。

论坛呈现出三个显著亮点:

  • 理念先行——以全民健康为核心议题,连接可持续发展的所有维度,从公共卫生到教育,从政策制定到基层落地,展现了中国行动与全球议程之间的高度契合;
  • 文化自信——中医智慧不再只是“展示品”,而是通过科技赋能、教育体系融合等方式,实质性地进入全球健康对话之中,成为国际话语的一部分;
  • 系统协同——跨界融合艺术、科技、宗教与青年力量,构建出未来全球治理所需要的“全景化思维”,为健康议题注入多元、持续的动力源泉。
  • 展望未来:全球健康蓝图,需要更多“光明同行者”

此次论坛的圆满落幕不是句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它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在全球健康治理的征途上,中国有担当、有方案、有路径。

随着联合国迎来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社会组织正以更加积极、专业和国际化的姿态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未来,更多具备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的中国力量,将与全球同行一道,为实现全民健康、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努力。

 请点击上图观看直播

播放器加载中....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光明慈善基金会全球可持续发展联盟基金会联合主办,象征着中国社会组织首次以主导者身份出现在联合国主会场。这一合作的起点,是2025年5月21日双方在北京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美民间组织之间,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上的深度携手。

光明慈善基金会作为中国少数拥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此次率团以主办身份登陆联合国,不仅为中国社会组织树立了标杆,也彰显了中国在国际议题中的方案供给能力。

多方参与,中国方案备受瞩目

来自联合国系统、各国政要、国际组织与学术界的代表悉数出席:

  • 前联合国NGO委员会主席布鲁斯·纳提兹以全球合作为主题分享健康治理经验;
  • 马达加斯加过渡政府总理扎菲辛米瓦洛、乌克兰科学院院士奥拉·叶斯潘科等政要也就各自国家的健康策略提出前瞻性思考;
  • 中方嘉宾则以中医科技、教育体系、宗教健康观为着力点,展示中国经验与文化自信。

其中,薛葵阳女士带来“中医全脑教育”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模型,胡志远博士分享中医慢病防治科技成果,明道法师则围绕中医与女性健康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刻剖析。中国智慧在论坛上不断闪耀,成为推动全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力量。

健康议题成为全球焦点

本届论坛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SDG3:良好健康与福祉,以“全民健康:携手共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健康、科技、人文、宗教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全方位、多维度的交流。

论坛在光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李林女士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帷幕。她指出,健康不仅是个体幸福的基础,更是国家治理和全球合作的战略要务,强调全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高度关联性。随后,全球可持续发展联盟基金会主席章启华提出:“健康是全球发展的起点,也是社会繁荣的终点。”他的话语为论坛定调,也照亮了全球公共健康议题的系统性路径。

艺术与青年发声:健康的多维表达

本次论坛亦突出了艺术、科技与青年群体在健康议题中的作用。孔美棋女士探讨艺术对青少年心理建设的影响,提出“艺术是滋养心灵的光”。王宸博士强调音乐在疗愈、教育和公共健康中的独特价值。周洁女士则阐述科技健康的未来趋势,展现全球健康生态系统的新边界。

 

联合国公益事业期待志愿者参加与名人媒体共为世界和平做贡献

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重要时刻,第六十九届联合国妇女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推动全球女性赋权。在此背景下,名人媒体基金会的三位女性董事会成员共同发起一场国际论坛,以艺术与思想的交融展现女性赋权的无限可能,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使命,推动世界和平与性别平等。

论坛将于2025年3月13日晚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宴会厅举行,联合国妇女大会期间汇聚全球杰出的女性企业家、慈善家和艺术家,围绕国际公益、可持续发展与女性领导力展开深入探讨。

名人媒体的论坛活动完全以公益形式举办,旨在促进合作,激励女性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贡献智慧与力量。

播放器加载中....

名人媒体基金会和平电视 PeaceTV 为世界和平和联合国国际事务服务

播放器加载中....
联合国68届妇女大会联合国妇女暑署长发言(本台拍摄视频资料)

论坛发言嘉宾围绕以下核心话题进行:

  • 促进跨界合作:搭建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桥梁,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现。
  • 鼓励女性参与国际事务:鼓励全球女性积极投身国际公益事业,支持联合国推动性别平等与和平使命。
  • 激励女性领袖成长:通过论坛的交流分享,启发更多女性在社会创新与全球治理中发挥领导作用,汲取力量与灵感。

本次活动期待志愿者、义工以及热心国际公益事业的个人和机构提供支持与赞助,共同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现,让全球女性的声音更加响亮。名人媒体基金会诚邀所有关注世界和平与性别平等的人士携手参与,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根据联合国妇女大会期间更为严格的安检要求,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必须提前一个星期向联合国报备,以便活动的时候发给特别通行证。为此我们制作了参与人员的表格,需要四位志愿者义工人员,愿意者请在此报名填表,并且将个人简历发送至下列邮箱,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董事会一旦选中,会通过邮件通知本人。

有意愿支持赞助参与活动晚宴的人员,可填写提供与政府颁发的ID名字相同的姓名,点击这个链接参与,赞助200美金。

集体或机构愿意赞助支持参与晚宴活动的,以十个人为一组,在这个链接上面填写总金额,然后将十个人的正确姓名,列表发到我们的邮箱。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机构参与的,我们会把机构信息内容,印制在精美的活动画册上。

名人媒体基金会《妇女为和平艺术与思想论坛》志愿者报名与参加论坛晚宴截止日期一律在3月6日凌晨零点。

名人媒体国际传媒是一个可以在联合国发生的说出你的故事的国际平台!

联合国强大,世界更美好,我们需要联合国,我们需要未来!

守护生命的权利之歌:消除艾滋病的希望与行动

名人媒体评论员: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秘书长在重要讲话中再次呼吁全球关注到2030年消除艾滋病这一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这不仅是一个健康议题,更是一场守护生命尊严的权利之战,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这场战役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艾滋病现状的警钟

每25秒,就有一人感染艾滋病毒。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未曾绽放的生命。更令人心痛的是,全球四分之一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超过九百万人)无法获得挽救生命的治疗。他们中的许多人因歧视性政策和社会偏见而被排除在医疗救助之外,尤其是妇女、女孩和少数群体。他们的生命如同被掩盖的星光,急需更多人的关注和帮助。

彭丽媛:用艺术和爱点燃希望之光

在这条通向2030年目标的“权利之路”上,有一位温暖的身影始终在用行动与爱点燃希望。彭丽媛,1962年生于山东的著名歌手、音乐教授和歌剧表演艺术家,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然而,她的使命并未止步于艺术舞台,而是扩展到了公共健康和人道主义领域。

2011年,世卫组织任命彭丽媛为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她以音乐为桥梁,用歌声传递健康与平等的理念。2014年,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称号,进一步推动了弱势群体的教育与健康权利。她的努力让人们看到,即使是小小的个体行动,也能在全球舞台上引发涟漪,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尊严和希望。

通向希望的“权利之路”

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提醒我们,唯有消除歧视和偏见,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医疗服务,我们才能赢得这场关乎生命的战斗。领导人们需要采取基于权利的方法,倾听最弱势群体的声音,打破政策壁垒,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尊重。

彭丽媛的努力启发我们,守护生命不仅是一项政策使命,更是一种人性的呼唤。她以艺术之名,唱响了健康与尊严的颂歌,这首歌也在无形中成为全人类共同奋斗的旋律。

迈向2030的展望:让每个生命都闪耀

全球团结与人权,是推动艾滋病防治取得进展的基石。每一份善意的关注、每一次平等的对话,都是通往胜利的重要一步。如果世界各地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保护,我们就能共同迎来一个没有艾滋的未来。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从彭丽媛的故事中汲取力量,走上“权利之路”,为每个被忽视的生命点燃希望的灯火。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首全球合唱的生命之歌。到2030年,愿每一个生命都能闪耀出应有的光芒。

 

播放器加载中....

;

播放器加载中....

 亲善大使彭丽媛讲话由名人媒体网络AI科技部使用机器人翻译成中文

 

联合国秘书长讲话全文如下:

到 2030 年消除艾滋病这一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打破阻碍人们获得重要服务的障碍。

每 25 秒,世界上就有一人感染艾滋病毒。

四分之一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超过九百万人)无法获得挽救生命的治疗。

歧视性法律、政策和做法惩罚和侮辱弱势群体——尤其是妇女、女孩和少数群体——阻止他们获得行之有效的预防、检测、治疗和护理。

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提醒我们,如果领导人采取基于权利的方法,确保每个人——尤其是最弱势群体——都能毫无恐惧地获得所需的服务,那么抗击艾滋病的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全球团结和人权推动了全球艾滋病毒应对工作取得的鼓舞人心的进展。

如果世界各地每个人的权利都得到保护,我们就能战胜艾滋病。 

我呼吁所有领导人关注今年的主题,走“权利”道路。
到 2030 年消除艾滋病对公共健康造成的威胁是可能的。

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打破阻碍人们获得重要服务的障碍。

每 25 秒,世界各地就有一人感染艾滋病毒。

四分之一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超过九百万人)无法获得挽救生命的治疗。

歧视性法律、政策和做法惩罚和侮辱最弱势群体,尤其是妇女、女孩和少数群体,使他们无法获得经过验证的预防、检测、治疗和护理。

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提醒人们,如果领导人采取基于权利的方法,使每个人——尤其是最弱势群体——都能受益,而不必担心他们需要的服务,那么抗击艾滋病的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国际团结和人权是全球抗击艾滋病毒斗争取得显着进展的原因。

如果世界各地每个人的权利都得到保护,艾滋病就可以被战胜。

因此,我邀请所有领导人从今年的主题中汲取灵感,走上权利之路。

Online

We have 74 guests and no members online